一、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的課本目錄?
教材課程目錄 1、公共基礎課程目錄 毛澤東思想概論、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鄧小平理論概論、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思想道德修養、法律基礎、大學英語、大學體育、微積分、線性代數與空間解析幾何、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計算機文化基礎、計算機技術基礎、統計學原理、會計學原理、管理學、經濟學原理、市場營銷學。
2、專業課程目錄 勞動經濟學、組織行為學、人力資源管理概論、企業文化、社會保障學、行政管理學、財務管理、戰略管理、管理信息系統、經濟法、電子商務概論、項目管理、組織理論與工作分析、人力資源選聘與測評、培訓管理、績效管理、薪酬管理、職業生涯管理、市場調查分析、電子政務概論、保險學原理、勞動法學、領導科學、管理溝通、管理決策學、人力資源戰略與規劃、人力資本管理、勞動關系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組織變革與組織開發、國際人力資源管理、客戶關系管理、旅游管理
二、體育課程根據來源分類?
1.根據來源分類(校內體育課程資源、校外體育課程資源)
2.根據存在方式分類(顯性體育課程資源(物質形態)、隱形體育課程資源(精神形態))
3.根據功能特點分類(素材性體育課程資源、條件性體育課程資源)
4.根據形態分類(①體育課程內容資源,主要包括競技運動項目、新興運動項目、民族民間傳統體育等②體育課程場地器材資源③體育課程人力資源)
三、體育活動的人力資源管理名詞解釋?
體育活動的人力資源管理:指對體育組織中的人力資源進行有效開發,合理利用和科學管理。
四、考體育教師編制的過程是什么?
一、取得教師資格:留意教育部門通知,非師范類參加筆試,筆試合格進入面試,面試合格專家評議,評議合格等候證書。
二、參加招教考試:取得教師資格以及其他相應的資質,如計算機等級、普通話、學歷達標等,留意人事部門發布的招教通知,報名筆試,筆試合格面試,面試合格體檢,體檢合格等候通知,分配單位,分配工作任務。
五、體育理論知識?
1.練習密度是指一堂課中,學生練習時間與實際上課總時間的比例。
2、評價一個人的健康狀況要從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等三個方面去評價。
3、運動參與是指學生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態度與行為表現。
4、肌肉工作時的直接能源是ATP,它貯存在細胞中,以肌細胞為最多。
5、人體的運動,離不開骨骼、關節和肌肉的相互作用。骨骼起著杠桿的作用,關節是運動的樞紐,肌肉收縮是運動的動力。
6、體育鍛煉之所以能夠增強體能,主要是由 超量恢復 的生理機制決定的。
7、競技健美操比賽的項目有:男子單人操、女子單人操、混合二人操、三人操、六人操
8、由一列橫隊變成二列橫隊時,應先1-2報數。
9、耐久跑中的途中跑,要求跑的節奏與呼吸的節奏相配合。以鼻呼吸為主,以嘴呼吸為輔,呼吸均勻要有節奏 。
10、三級跳遠由快速助跑,沿直線向前的連續三次跳躍組成。 單腳跳、跨步跳和跳躍
11、體育鍛煉的六項原則:(自覺性)、(經常性)、(個別性)、(全面性)、(漸進性)、(適量性)。
12、籃球場地的長為(28m),寬為(15m),3分線半徑(6.25)米;排球場地的長為(18m)寬為(9m)。
13、現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
14、馬拉松全長(42.195公里)。
15、現代奧運會于(1894)年由法國教育家(顧拜旦)發起成立。
16、人體所需營養素主要有(糖)、(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和(水)。
17.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規定:學生每完成一個模塊的學習,且成績合格可獲得2個學分。高中三年中,學生修滿11個學分方可達到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畢業要求。其中體育知識理論和田徑系列為必修必選內容。
18.中學體育課屬于教學課,根據每次課教材種類的多少分為室外課和室內課,根據每次課的任務可分為新授課、復習課和 綜合課。
19.某學校高二年級8個班舉行籃球比賽,采用單循環制,一共要進行28場比賽,共有7輪。 輪數=N-1 場數=N(N-1)/2
20.新課程標準將課程總目標細分為五個方面的具體目標,它們分別是運動參與目標、運動技能目標、身體健康目標、心理健康目標、社會適應目標 。
21.學校體育的功能是指學校體育所發揮的有利作用或效能_。
22.學校體育目標的結構由條件目標、過程目標和效果目標方面組成。
23.體育教學內容是反映為了達到體育教學目標而選用的體育知識和技能的體系。
24.現代教學手段在體育教學中常用方法主要有傳統型和現代型兩種。
25.發展體能的原則一般有全面性原則、適量性原則、持續性原則、健康性原則等。
26.體育教學中學練法包括 自學法、 自練法 和 自評法。
27.課堂常規一般包括課前常規、課中常規和課后常規三個部分。
28.學校組織校內田徑運動會,一般可由 報名編排自序冊 比賽分工 畫跑道 比賽的記錄 宣告閉幕六個主要過程組成。
29.教師示范一般可分為 鏡面示范 正面示范肢體示范 語言示范
30.學校體育教學計劃可分為年度體育教學工作計劃、學期教學計劃、單元教學計劃、課時計劃
31、課時計劃也稱教案,它是根據 學期計劃、單元教學 計劃安排并結合學生和場地器材的實際情況編寫的。
33、武術運動是手型有 拳、掌、勾 ;步型有弓步、馬步、仆步、虛步、歇步。 手法:推掌
34、人們通常把身體素質分為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五大素質。
35、壘球握法:用拇指、食指、中指和無名指握住球,小指彎曲抵在球的下面,掌心不觸球。
36.發展小學生投擲能力的練習有投、擲、拋、推等多種方法
37.小學體育教材中有維族、藏族、蒙古族 等幾種民族舞蹈。
38.在《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中,小學五、六年級的必測項目為身高、 體重 、 肺活量三項。
39.單杠的單掛膝擺動上的保護與幫助方法是一手托肩膀 ,另一手按壓 擺動腿 。
40.科學鍛煉要遵循下列原則:(1)全面鍛煉;(2)堅持經常;(3)循序漸進;(4)做好準備活動和整理活動;(5)要進行自我監督 ;(6)女生經期要注意運動衛生。
41、排球正面雙手墊球,要做到插、夾、提、移、蹬、跟。
42、對體育教師的專業素質評價應包括:職業道德、 教學能力 、教育科研能力 。
44.急行跳遠的教學重點應放在助跑和踏跳的結合上。
45.籃球運動是由跑、跳 、投等人體基本活動組成的綜合性體育活動。
46、國家頒布的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中規定,小學三、四年級測試項目包括身高、體重、50米跑、 立定跳遠。
47、一節體育課的結構一般分為開始、準備、基本、結束四個部分,其中基本 部分是課的核心部分和主要部分,時間安排不應少于全課的 五分之三。
48、武術的內容極其豐富,一般分為拳術、器械、對練、集體表演、攻防技術等五個類型。
49、“向右轉走”預令落在左腳上,動令落在 右腳 上。
50、跑,不論距離的長短、其完整的技術結構可分為相互聯系的四部分,即: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終點沖刺跑。
51、排球比賽中,接發球隊獲得發球權后,該隊隊員必須按 順 時針方向輪轉至1號位一個位置。
53、1—6年級,在運動參與領域要讓學生體驗參加體育活動的樂趣 。
54、小學體育課程標準構建了三個層次的遞進關系的課程目標體系,他們是課程目標、領域目標、水平目標。
57、《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必測項目有身高、體重、坐位體前屈或(肺活量)。
58、《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是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發展、激勵學生積極進行身體鍛煉的教育手段,是學生體質健康的個體評價標準,也是學生畢業的基本條件。
59、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成績評定內容有:體能、知識與技能、學習態度、情意表現與合作態度。
60、在一個相對集中的時期內,對某個練習內容進行系統學習或階段學習的教學方法稱之為單元教學。
65、2008年北京奧運會乒乓球女子比賽將有(團體)和(單打)兩個比賽項目。
66、《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要求從(身體形態)、(機能)和(素質)三個方面綜合評定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 09.9.7
67、在初中體育課教學中(技巧)、(單杠)、(雙杠)和(支撐跳躍)都屬于體操教學。
68、跳高的技術是由(助跑)、(起跳)、(騰空)和(落地)四個緊密聯系的階段組成。
69、接力跑的傳接棒方式有(上挑式)、(下壓式)和(立棒式) 前面兩種是常用的
70、體育鍛煉前后要做(準備)活動和(整理)活動。
71、培養體育能力的教學模式程序為引導提示、明確目標方案、探索嘗試、思考驗證、總結評價。
72、根據少年兒童生長發育的基本規律,身體各器官系統的生長發育是(不均衡)的。其中神經系統發育最快;生殖系統發育最晚。
73、課程評價包括(學生的學習)、(教師的教學)和(課程建設)三方面的評價。
74、課程內容資源開發包括現有運動項目改造、新興運動項目的引用和民族、民間傳統體育資源的開發。
75、人體能量的直接來源于(糖)、(脂肪)和(蛋白質)。
76.體育與健康新課程,將根據 三維健康觀(身體、心理和社會) 和 體育自身 的特點,將課程學習內容劃分為 運動參與、運動技能 、身體健康 、心理健康 、社會適應 五個學習領域。 生物、心理、社會三維體育觀
77.新課程標準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征,將中小學的學習劃分為 六級 水平,既水平一至水平五分別相當于 1—2年級、 3—4年級、 5—6年級、 7—9年級、 高中學段。
78、《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規定小學一、二年級的測試項目為 身高 、體重 、坐位體前屈 三項;小學五至六年級和初中以上年級測試項目為六 項,其中 身高 、體重 、肺活量 為必測項目,選測項目為 3 項。
81.一個標準田徑場,應由兩個 平行的直道 和兩個 半徑相等的彎道 組成,跑道全長應為 400 米;半徑為 36米 ;分道最小為 1.22 米,最大為 1.25 米。
82.國際田徑協會聯合會規定,從 2003 年 1 月 1 日起,除標槍(29度) 外,各投擲項目(鉛球、鐵餅和鏈球)落地區標志線的內沿延長線的夾角為 40 度。鉛球和鏈球投擲圈內沿直徑應為 2.135 米 鐵餅2.5米。
83.排球競賽規則規定,如某隊被召喚之后拒絕比賽,則宣布該隊為棄權,對方以每局的25:0比分和3:0的比局獲勝。
84、籃球進攻戰術基礎配合可采用傳切配合、策應配合、突分配合、掩護配合和快攻配合。
86、跑的速度取決于步幅和步頻,增加步頻的方法有快慢交替小步跑、高抬腿跑等。 牽引跑 原地快慢交替擺臂
87、足球運動主要用腳、頭、肩、胸等部位來支配、控制球的一項運動。
88、在跳遠教學中,一般采用以完整教學為主,分解與完整教學相結合的方法,教學重點是起跳技術。
89、排球運動基本技術包括墊球、傳球、發球、扣球和攔網
90、足球踢球正確與否,主要取決于球點(擊球的部位)、作用力的方向(擺腿的方向)、擊球作用力的大小(擺腿的幅度和速度)。
92、投擲項目的完整技術都是由握持器械、助跑、最后用力和器械出手后的身體平衡四部分組成。
93、跨欄跑的技術可以分為:起跑至第一欄技術、 跨欄步技術(即過欄技術)、欄間跑技術和終點沖刺跑技術,
跨欄跑過欄技術包括起跨攻欄、騰空過欄和下欄落地三部分。
95、急行跳遠的空中姿勢有蹲踞式跳遠、挺身式跳遠、走步式跳遠三種。
96、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題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 理念是“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
口號、格言:更快、更高、更強 精神:互相了解、友誼長久、團結和公平競爭
97、健康是指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三方面都良好的狀態。
98、體能要素包括與健康有關的體能要素和與運動技能有關的體能要素。
99、健康的“四大基石”具體化為以下四個方面合理膳食、經常適量運動、良好的生活習慣、健康的心理。
100、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的評定應采用(絕對性標準 )與(相對性標準)相結合的方法進行。
102. 原《體育教學大綱》與《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有很大的不同,前者的指導思想是增強學生體質,而后者則以 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
104. 制訂運動處方時需充分考慮運動的 次數,強度和時間三個要素,使體育鍛煉更加有針對性和時效性。
109、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110、學校體育是終身體育的基礎,(運動興趣的培養,運動習慣與參與意識的形成 )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堅持鍛煉的前提。
112、課程評價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學生評價是學校教育評價的核心
113、《標準》根據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適應社會需求、素質教育和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課程特點構建了五個領域、三個層次的課程目標體系。 課程目標 領域目標 水平目標
114、《標準》以(目標)來統領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選擇。各地、各校和教師可以選擇多種不同的內容、采用多種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達成課程的學習目標。
115、在實施《標準》時,要全面關注五個學習領域的目標,特別要加強對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這兩個新的學習領域的研究,以促進課程目標的實施。
116、《標準》所要求的教師教學評價,是指對教師專業素質和課堂教學兩方面的綜合評價。
117、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按層次將教學內容設計為精學類教材、簡學類教材、介紹類教材、鍛煉類教材四類教材層次。
118、體育與健康課程價值主要表現在增進身體健康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進社會適應能力、獲得體育與健康知識和技能四個方面。
119、體育與健康教學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徑為 體育與健康課堂常規 、體育與健康教材內容、課的組織教學、突發事件處理。
121、國家、地方、學校 三級課程管理是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貫徹落實的保證。
123、體育與健康課程選擇和設計教學內容的依據是 根據“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根據水平階段的學習目標 、 根據學生的不同的需求。
124、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選擇內容的基本要求是健身性 、科學性、興趣性、實效性、簡易性、 地域性 。
125、體育與健康課程確定教學內容時數比例的原則是 實踐性、靈活性 、綜合性。
126、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分組的主要形式為 隨機分組、同質分組、異質分組、合作型分組 、幫教型分組、友伴型分組
127、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加強對學生的指導,要求學生運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創造性學習、探究式學習、延伸性學習、信息化學習、評價式學習等七種學習方式進行學習。
128、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評價的目的是 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與表現,以達到學習目的的程度、 判斷學生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其原因,并改進教學、 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個性的機會,并鼓勵和促進學生的進步與發展 、 培養學生自我認識,自我教育的能力。
129、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生成績評價的內容為 體能的評定、知識與技能的評定、學習態度的評定、情意表現與合作精神的評定四個方面。
131、體育與健康課程資源包括 人力資源、體育設施資源、課程內容資源、課外和校外體育資源、自然地理資源、體育信息資源 六個方面。
132、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安全教育始于水平二的運動技能領域。
133、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水平三中運動技能 領域開始要求學生從觀看體育比賽中獲得運動基礎知識的。
134、敢于進行難度較大的體育活動是從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水平三中心理健康 領域中開始要求的。
135、使學生指出在體育活動中不道德的行為是從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水平四中社會適應 領域開始要求的。
136、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是從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水平五中運動參與領域開始要求的。
137、使學生在體育活動中表現出對弱者的尊重與關愛是從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水平 三中 社會適應 領域開始要求的。
138、通過體育活動樹立學生的自尊自信是從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水平四中心理健康領域開始要求的。
139、體育鍛煉可以調節體能、保持良好心態、促進身心健康。
140、課外體育鍛煉的意義是有助于體育興趣、習慣的培養,有助于終身體育基礎的形成,有助于形成良好生活習慣和豐富課外文化生活。
141、在體育科研中,資料與事實的收集方法有文獻法、調查法、觀察法、實驗法。
142、體能主要包括與健康有關的能力和與運動有關的體能兩個方面。
143、人體基本的活動方式是:走、跑、跳、投等。
144、把以高度和距離長度計算成績的跳躍、投擲項目叫田賽。
145、跑的教材共分為四大項,即耐久跑 、快速跑、障礙跑、 接力跑。
146、體育課的類型是根據體育教學任務而劃分的課的種類。小學體育課的類型一般分為 理論課 與實踐課。
147、根據人體生理機能活動變化規律,一節體育課可分為準備、基本、結束三個部分。
148、體育課的分組教學,一般分為分組輪換和分組不輪換兩種形式。
149、練習密度是指一堂課中,學生練習時間與實際上課總時間的比例。
150、跨欄跑的過欄技術,起跨腿是抬、伸、壓,擺動腿是蹬、展、拉。